總公司地址:江西省瑞昌市工業園西園金星路1號
廣州區域地址:佛山市南海區丹灶鎮建沙東一街區28號
全國免費服務熱線:400-0088-206
電話:0792-4201357
傳真:0792-4218858
郵編:332200
網址:www.manasimanchanda.com
郵箱:wei@sadkj.com
裝備耗能是能源消耗的重要領域之一,電機是裝備業的基礎設備,是設備動力和傳動系統的核心,是拖動風機、水泵、壓縮機、機床、傳輸帶等各種設備的驅動裝置,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交通、市政等多個行業和領域,是用電量大的耗電終端設備,因此其用能與節能頗受關注。目前我國正在使用的各類中、小型電動機所消耗的電能占我國電網總供電量的 60%-70%,我國80%以上的電機產品效率比國外先進水平低2~5個百分點。而我國現有的高效電動機的生產技術只能以新電機替換舊電動機的模式進行更新改造,更換后的舊電機只能當廢品處理,造成二次資源浪費,且目前高效電機生產成本高達600元/kw,使得企業更新短期投入節能改造成本難以接受,造成企業更新積極性不高。本項目提供電機電機再制造優化服務及再制造電機檢測認定服務可在在低效電機的基礎上進行升級再制造,不僅大大的降低了企業的更新改造成本,提高企業節能更新的積極性,又充分利用了低效電機原有的材料,提高產業資源綜合利用能力及綠色系統制造能力,同時還建立了一個良性、面向市場、有利于再制造電機發展的能效評定體系,提高了市場對再制造電機的認知度及接受度,有利于相關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對于完成“十三五”節能減排任務,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意義重大。
在此背景下,公司按照《江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的部署,為落實《中國制造2025》,積極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江中游城市群和江西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等一系列重大戰略,立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全國電機能效提升計劃》、《關于推進再制造產業發展的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等文件要求,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產業,通過創新發展,完成提質增效,策應供需側改革,不斷做強優勢、特色產業,構建低碳循環的綠色體系,有效提升再制造優化服務及檢測認定服務能力,特提出本項目建設。
投資的必要性
1、 項目建設符合國家相關政策及規劃要求
(1) 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的要求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大力推進高效節能環保等新興前沿領域創新和產業化,形成一批新增長點,大力開發、推廣節能技術和產品,開展重大技術示增強節能環保工程技術和設備制造能力,研發、示范、推廣一批節能環保先進技術裝備”。
(2)符合“中國制造2025”的要求
堅持把可持續發展作為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著力點,加強節能環保技術、工藝、裝備推廣應用,全面推行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回收利用效率,構建綠色制造體系,走生態文明的發展道路。全面推行綠色制造。加快制造業綠色改造升級。持續提升電機、鍋爐、內燃機及電器等終端用能產品能效水平,加快淘汰落后機電產品和技術…”。
(3)《江西省制造業“十三五”及2025發展規劃》、《江西省“十三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江西省節能環保裝備制造業“十三五”發展規劃》
(4)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稱“實施工業節能行動計劃。嚴格限制高耗能產業和過剩產業擴張,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實施十大重點節能工程,深入開展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實施電機、內燃機、鍋爐等重點用能設備能效提升計劃,推進工業企業余熱余壓利用。深入推進工業領域需求側管理,積極發展高效鍋爐和高效電機,推進終端用能產品能效提升和重點用能行業能效水平對標達標。認真開展新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節能評估審查”。事實上,作為用電量大的設備,電動機保有量在2013年達到17億kW,其能效的高低,很大程度影響著我國節能減排,環境治理的成效。因此本項目實施是促進《行動計劃》完成目標的有效舉措。
2、 項目滿足市場對環保、節能、低成本永磁電機的迫切需要
節能環保、綠色制造,循環經濟,是全球亟待解決的問題,在哥本哈根會議期間,我國承諾到2020年,中國單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電力消費占總的能源消費50%以上,而電機用電量又占全社會用電量的50%以上,因此,提高電機能效將是我國節能減排政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充分利用了低效電機原有的材料,提高產業資源綜合利用能力及綠色系統制造能力,同時還建立了再制造電機能效評定體系,提高了市場對再制造電機的認知度及接受度,有利于相關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對完成國家節能減排的目標有較大促進作用。本項目投產后將大大滿足市場對低效舊電機優化及再制造電機能效水平檢測認定的迫切需求。
3、 項目滿足綠色關鍵工藝突破的需要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與先進水平相比,我國制造業仍然大而不強,在自主創新能力、資源利用效率、產業結構水平、信息化程度、質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顯,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的任務緊迫而艱巨,為此加快綠色關鍵工藝突破的需求極為迫切。
4、 項目滿足了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隨之而來的資源、環境和氣候變化問題日益顯現,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一方面推動了經濟高速發展和社會進步,另一方面也加劇了資源環境約束等問題。保護地球環境、構建循環經濟、保持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各國共同關注的話題,綠色制造和循環經濟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制造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對實現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及環境保護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并促進了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
5、 項目建設是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實現綠色制造的關鍵
隨著全球經濟發展模式從傳統模式向循環經濟模式轉變,發展循環經濟成為全球趨勢。再制造是循環經濟的重要內容之一。早在2005年,國務院頒發的21、22號文件就指出,國家將“支持廢舊機電產品再制造”?!吨腥A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第40條指出:“國家支持企業開展機動車零部件、工程機械、機床等產品的再制造”,為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都在積極推進再制造的有關工作。在此背景下,公司適應形勢發展,使用自有的特色zhuanli技術,進行電機再制造優化服務及再制造電機檢測認定服務體系建設,為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實現綠色制造貢獻應有的力量。
6、 項目符合瑞昌市經濟發展的要求
瑞昌市屬九江市管轄,是長江經濟帶建設中重要節點,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發達,既有發達的水運,又有發達的陸上交通運輸,適合高效節能電機再制造產業發展。本項目的開工建設,可以通過釋放產業集聚的效應,促進項目區節能環保、綠色制造產業不斷壯大,進而帶動社會經濟的發展建設。